一场疫情,让很多人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口罩成为大家眼中的新“宠儿”,一度变成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口罩很多种,有防雾霾的N95,棉布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活性炭口罩等。医用一次性口罩是大家抢购的焦点,那么哪种才是真正的医用口罩,如何判断这种口罩有病毒防护效果呢?
中间层烧不着的口罩才是真的?
网上流传一种鉴别方法,就是把这种一次性口罩拆开取出中间层,用打火机点燃。有火焰就是假货,无火焰才是真货。那么这种方法究竟靠不靠谱?
这次大家看中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从内部结构上看共有三层,核心原材料为丙纶熔喷无纺布制作的中间层,这个也是医用一次性口罩是否具有病毒防护效果的关键层。真正具有病毒防护效果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取出中间层,用打火机烧,其不能燃烧,用专业术语说就是熔喷无纺布点火后应为熔融效果,一般不会产生火焰。
一定能证明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熔喷无纺布的原材料主要为丙纶。然而,燃烧效果与熔喷无纺布几乎一样的,还有用丙纶纤维、锦纶纤维、涤纶纤维等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布。也就是说,用打火机点燃后无火焰,产生熔融效果,这样的材质可能是丙纶熔喷无纺布,也可能是其他纤维无纺布。决定熔喷无纺布和其他纤维无纺布在病毒防护效果上具有绝对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制作工艺不同。
如何简单可行地判断
是否为具有病毒防护效果呢?
1、用水检测
用手把被测试的一次性口罩从外(接触空气一面)向内(接触脸部一面)推成兜状,灌入适量水,大约1-2分钟,如果不漏水,同时内层无任何渗水情况,则说明被测试口罩的防水性很好,该口罩对于飞沫、体液喷溅等途径的侵袭具有非常好的防护效果。熔喷无纺布因其制作工艺决定其非常致密,纤维间隙及其微小,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他纤维无纺布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2、用放大镜检测
拆开被测试一次性口罩,取出中间层,通过放大镜观察,如果能看到一根一根的纤维,则该层肯定不是熔喷无纺布制品,该口罩也肯定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3、用呼气检测
戴上被测试一次性口罩,呼气的同时用手捂住口罩外层,如果能感觉到气流很强,呼吸很顺畅,则该口罩过滤效果应该是比较差的,病毒防护效果自然很差,也肯定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四种方法判断所购买一次性口罩,是否为一次性医用口罩
1、取口罩中间层点燃,有火焰,证明该口罩病毒防护效果很差,也肯定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2、口罩从外向内形注水后不漏,病毒防护效果好,渗水则肯定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3、放大镜观察口罩中间层,看不到织丝,病毒防护效果好,明显看到织丝肯定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4、戴上口罩呼气,手捂面部,感觉不到热气,呼吸有定阻力,防护效果好。
提醒大家
再次提醒大家
打火机点燃一次性口罩中间层
有火焰,肯定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没火焰,也未必是真货
如果听信谣言去尝试
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一个口罩